根據國外有關機構預測,2001~2014年的15年間,全球汽車市場總規模將增長39%,其中汽油車增長23%,柴油車增長97%。 柴油車因其顯著的節油效果、能夠滿足不斷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,而得到了許多國家(主要包括歐盟、美國、韓國、印度等)的高度重視,并采取措施鼓勵發展柴油車。這些國家首先是明確柴油技術在汽車節能技術中的戰略定位,比如歐盟一貫鼓勵發展先進柴油技術和先進汽油技術,以提高傳統燃料汽車的效率;美國政府2005年改變了以往對柴油技術的模糊態度,總統布什曾說,如果美國的柴油轎車比重提高到20%,每天可節省30萬桶原油。其次是實施燃油稅政策。有些國家采取差別稅率,以使柴油價格低于汽油(歐盟國家較為普遍),如韓國柴油價格僅相當于汽油的75%,盡管柴油車價格高于汽油車10%~15%,但由于使用成本低,柴油車在起步階段就獲得了較快的發展。第三是對柴油車實行車輛稅優惠甚至購置補貼政策,如美國從2006年1月1日開始到2010年12月31日之間,購買柴油轎車可得到最高3400美元的稅收返還,享有與混合動力汽車相同的政策優惠。不同國家鼓勵性政策有所區別或取舍,美國、韓國等處在起步階段的國家,政策支持的力度要大得多。
目前,我國柴油車在汽車保有量中的比重為23.7%,在轎車保有量的比重僅為0.2%;2005年一季度柴油車占新注冊乘用車的比重為1.3%,遠低于歐盟50%的水平。我們預計,2010年、2020年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將分別達到6000萬輛、1.5億輛。如果2020年柴油車在乘用車保有量的比重假設為10%、20%和30%三種情景,相應的在汽車總保有量中的比重為21.6%、30.7%和39.7%。那么,三種情景在2020年當年可節約原油分別為936萬噸、1887萬噸和2837萬噸;可減少汽車用油3.3%、6.7%和10.1%;可減少石油進口3.7%、7.5%和11.3%。尤其是如果應用高方案,減少汽車用油、降低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均在10%以上,節油效果十分顯著。從柴油供應能力的角度看,已不是不能克服的制約條件。
近年來,汽車新能源技術發展迅猛,燃料電池、混合動力、電動車、天然氣車、醇類汽車等新技術、新概念不斷沖擊人們的頭腦。國內外專家的主流觀點是,在21世紀前半葉內燃機與混合動力、燃氣與燃料電池、純電動車將會長期并存,呈現技術多元化的特征。2020年傳統內燃機汽車仍將占據30%左右份額,先進內燃機與混合動力汽車將占65%左右,余下的為純電動汽車、燃氣與燃料電池汽車。另外,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。在此背景下,建議我國的汽車能源戰略采取技術多元化的原則,并明確兩個目標:一要不斷提高傳統燃料汽車的燃油 |